当前位置 : 首页 » 案例展示

案例展示

集装箱、集装箱船和集装箱码头的前世今生

2018-10-10 19:19:42 浏览次数:818

 在青岛前湾港区四期集装箱码头、厦门海沧港区远海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正在试运行的上海洋山港四期集装箱码头,你看到与传统集装箱码头不同的是:大型集装箱船靠泊后,大型桥吊、集装箱运输车、轨道吊等全部到达指定位置;在计算机发出指令后,桥吊就开始从船上自动“抓”集装箱,接着将“抓”到的集装箱放在桥吊下自动等候的集装箱运输车上,运输车“驮”着集装箱自动驶往堆场,堆场上的轨道吊自动把它从运输车上吊起堆放在指定的位置或火车上。这是从船上卸下集装箱的过程,如果是装上船,则程序相反。桥吊不停地“抓”“放”着集装箱,一辆辆没有驾驶室的运输车往来穿梭,轨道吊装卸着集装箱……很难想象这些设备都是无人操作。这是短短六十多年的变化,这是现代集装箱码头的缩影,你知道集装箱、集装箱船和集装箱码头的前世今生吗?

青岛港集装箱自动化码头

  一、集装箱运输的出现

  从马车运输,到早期的陆上公路、铁路运输,都是人工单件或用机械把货物装进车厢,到了目的地后,又一件件地卸下来。如需转运到其它目的地,则还得经过一次或多次这样的装卸,显然是既费力又费时,还容易造成货损、货差。后来,陆上的公路运输率先将同一目的地的小的单件货物用箱子装在一起运输,结果发现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还减少了货损、货差,于是这种运输方式推广到了铁路。1814年时,英国人的铁路车厢是敞口的,以方木做框架,木条做围板,顶上无盖。1830年,在英国铁路上首先出现了一种装煤的容器,接着出现了在铁路上使用容器来装运百杂货。1845年,英国铁路上开始出现全封闭的货运车厢,箱体采用铁木结构。

1850年前后,英国铁路出现的货运车厢

  到19世纪下半叶,英国兰开夏郡出现一种带有活动框架的铁路托盘,用来运输棉纱和棉布,俗称“兰开夏托盘”(Lancashire Flat),这可以认为是集装箱的雏形。20世纪初,英国铁路运输中首先出现了较为简单的集装箱,尝试着把家具装在木制箱子里,用铁路平板车运输,到站后用起重机把箱子转移到公路运输的车辆上,再继续将货物运至目的地。这种新型运输方式得到了推广。1920年前后,美国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和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引入了9英尺长的钢制集装箱。每节铁路货车里,可以装6只集装箱,每只载重量为5吨。有了这些集装箱,铁路在沿途转运货物时,效率大为提高,成本则大幅降低。以后这种方式传到了德国和法国等。1928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世界公路会议”上,讨论了在国际交通运输中使用集装箱的问题。两年后,在法国巴黎成立了集装箱运输的国际组织——国际集装箱协会(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Containers,BIC),负责研究集装箱的标准化问题,以便协调各国之间的集装箱运输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输效率,1933年欧洲“国际铁路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ilway,UIC)制定了铁路集装箱的标准,并在欧洲地区的铁路运输中使用了统一的集装箱。在以后的十多年里,由于公路相对铁路发展迅速,公路铁路双方的配合不协调,使得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不能很好的体现,集装箱运输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直到1955年,美国铁路公司将集装箱连同拖挂车一起装载在铁路的平板车上运输,使得铁路的低成本、高速度优势与公路的“门对门”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于是集装箱运输的经济意义重新得以显现。


 集装箱连同拖挂车一起的运输方式

  二、早期的船舶货物运输和集装箱船的出现

  早期的货物都是先装进麻袋、木箱内,码头工人将一袋袋、一箱箱的货物用肩挑或背等方式进出船舱,完成货物装上船或卸下船;随着货物重量不断增加,靠一个人的力量已不能完成货物装卸时,就用几个人一起挑,将货物装上船或卸下船。

 码头工人肩背货物上船

 码头工人一起抬货物上船或下船

  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后,为了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在岸上的码头和船上安装小型起重机,码头工人只需把货物搬进大的网兜中,然后用码头(或船)上的起重机吊进船舱里,再由在船舱里的码头工人把它们一一搬出网兜,完成货物的装船;货物到达目的地港口后,用相反的程序完成卸船,但容易出现货物破损和短缺的情况,装卸过程还易受雨雪等天气的影响,装卸时间较长,运输成本较高,影响航运的发展。

用起重机装卸桶装的石油或石油制品

热销产品